為什麼別人的人生就是比較精彩?


為什麼別人的人生就是比較精彩?
 

  西方哲學奠基者 蘇格拉底 曾說:「未經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!」

  生命其實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旅程,這中間其實常常會發生幾件有趣的事:

  1.回頭看過去,不是緩步前進,就是停滯不前。
  2.低頭看腳跑步走,連頭都不抬就四處亂闖。
  3.抬頭看遠方,面對目標看準方向,全心向前。

  但你覺得哪一種人的生命會比較豐盛呢?不就是第三種人,但你是這種人嗎?

  最近新一期的《生命能量》剛結束,其實有很多學員發現到,原來其實人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障礙,知道自己的價值觀,原來生命就可以很豐盛。

  他們真的發現到,原來障礙自己的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
  意願,才能創造豐盛

  要任清楚這點,其實是很有難度。因為,又有幾個人願意自瀑其短呢?

  但仔細想想,一個人就算家財萬貫,兒孫滿天下,到他生命的最後階段,還會有誰存在呢?不就還是自己!

  因此,活的好不好,要看誰?自己。

  那麼,活的精不精彩,要看誰?還是自己。

  既然都是自己,那為什麼一堆人,還是沒有辦法活的更好呢?或許,跟他們有隱約知道自己要更好,但卻沈溺在現狀之中,沒有意識要做出變化。

  我最近去看了一部電影《那時候,我只剩下勇敢》,主要是描述一位母親離世後,放縱自己沈溺在毒品與性濫交的女性雪兒,在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之後,決定終止這樣的生活。那時她在超市看到一本健走登山書籍,她直覺這個旅程或許可以改變她,於是當下她就買下這本書,準備了一個連她都很勉強才能扛起的行李,步上全長4,286公里太平洋屋脊步道,一個人走過這段漫長的旅程,一邊走一邊整理自己的人生。

  這部電影的精彩,在於一個人在如何去檢視自己的過去,進而揮別自己的過去,讓自己得以活在現在,展望未來。

  由於這條路其實真的很漫長,主角走了94天才走完,而且剛開始她一直都有想放棄的念頭,但最後她就是讓自己不斷地走,不斷地面對旅程中的困境。最終當她到達終點時,她也揮別過往,創造另一段豐盛的人生。

  失敗是累積成功的經驗,但不是要你沈溺其中

  很多人無法豐盛,歸納來說共有兩個原因,一是曾經失敗而一蹶不振,另一則是害怕失敗享受安逸。也就是說,一個是為了曾經經歷而感到害怕,但另一個則是為了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害怕。

  為了一個害怕的感受,卻阻撓自己的未來,這樣真的值得嗎?

 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,成功者總是自信滿滿,但其實成功者在做重要的決策時,其實也是會害怕與恐懼。但差別就在於,他們就算恐懼也會行動,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從失敗中撿拾經驗,讓自己得以更好。

  所以郭台銘、馬雲、雷軍等這些現在很知名的成功者,其實都有恐懼。像雷軍就曾經公開說過,當他在籌辦小米科技時,其實是很怕失敗的,所以都偷偷做,不敢將自己做這件事情公開,直到小米科技成功,他才願意亮相。

  也就是說一個人要生命精彩,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學會管理失敗,讓渴望的心可以凌駕於恐懼之心上,進而讓自己可以行動,從行動中取得結果。

  而當自己能擁有這樣的循環,其實生命就能自然豐盛。

  小結:創造豐盛,從現在開始

  那現在,你能夠怎麼開始呢?

  從自己渴望的目標開始吧!將可能完成這件事情給條列化,並且一一給予時間,然後讓自己一步步的踏進。

  有恐懼時,不妨就讓自己想想郭台銘不也有恐懼的時候嗎?他們都會恐懼,但卻能創造現在的成就,你怎麼可以放棄了。

  生命豐盛真的不難,只要有意願,並且管理好自己心,大步前行,你的生命就是精彩。

  P.S.分享帶來正能量,快分享這篇文章,將好文章散播出去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※領導人必修的第一堂課!在這堂課中,你將高速啟動團隊的力量→http://rmcoachfs.weebly.com

P.S.1.分享帶來正能量,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到你,那你的分享將能支持更多人!
P.S.2.如果您有心得,歡迎將您的心得,張貼到造雨人粉絲頁,分享給更多人!


參考資料:
1.
 

寫信給造雨人 在造雨人粉絲團留言
2018-01-16 與神同行!與心同行!   點閱:1973
2017-12-11 每天要讓自己做件有意義的事!當然,也要做一點無意義的事!   點閱:1515
2017-12-04 意願,才是讓一個人改變的開始!   點閱:1746
2017-12-01 你想要活出什麼樣的人生!?   點閱:1472
2017-11-20 為什麼你討厭工作!?因你從未滿足過自己!   點閱:1426

Design by Poi Enterprise Service © 2005-2024 Project